汉江 见证柔性管理魔力
有没有一种警醒使人振聋发聩?
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为充分激发干警的工作积极性,继施行“院长勉励”之后,湖北省汉江中级人民法院提出柔性管理的理念,创新性地推出一份特殊的刊物——《院长提醒》。刊物内容主要是院长对部分单位或干警工作中所出差错的原因分析和善意提醒,以及对今后工作的要求和希望……在汉江中院,许多法官向记者谈到“院长提醒”对自己的感召、对工作的启发和督促,使记者真切地感受到柔性管理的巨大魔力。
艺术的批评
前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认为,“批评不仅仅是一种手段,更应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富有人情味的和风细雨式的批评蕴涵着人性的博大和境界的崇高,同时能体现出管理的真谛——以人为本,润物无声。
2011年8月8日,汉江中院某中层单位负责人收到新印发的《院长提醒》,被“提醒”的对象正是自己。
“院党组于7月7日作出处理决定,要求迅速印发,但XX同志因工作疏忽迟至8月5日才办理。此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党组、部门和该同志本人的形象。谨提醒该同志,今后的工作中一定要增强责任心,工作要及时果断……”
不久前,因疏忽大意,印发一份处理决定时间延误,造成误解,该负责同志也承受了很大压力,认为一定会通报批评或当众检讨,但没想到是一份《院长提醒》。
“还须指出的是,同志们不要误会XX同志的行为,他仅仅是工作失误,并非有意而为。大家要以团结友爱、与人为善的态度正确看待此事,互谅互让,齐心协力,共同把工作做好。”
看完《院长提醒》,该负责同志如释重负之余,对工作失误进行了反思,也对“院长提醒”这种批评方式表示接受,“给人的感觉不是板着脸的批评,更像领导语重心长的交心谈心,我能虚心接受,努力改进工作。”
汉江中院办公室负责人王进力介绍,每期《院长提醒》印发至被提醒的单位或个人,同时送院领导和各中层负责人,仅在一定范围内公布。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雅柯卡说‘表扬可以印成文件,而批评打个电话就行了。’含蓄而不张扬的批评有时比电闪雷鸣式的批评效果更好。”汉江中院院长郭卫华说,考虑被批评人的感受,采取艺术的批评,也可以称为温柔的批评。
《院长提醒》印发后,引发全院干警热评。管理不是冷冰冰的制度,也有温柔的一面,批评也要艺术,采取既避免伤害对方,又让对方易于接受的方法。通过《院长提醒》,对工作失误的同志或单位诫勉,既不挫伤他们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也使他们认识不足,成为改进工作的另一种动力。
善意的提醒
著名的马斯洛需求理论提出,人的需求有五个层次: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更追求宽松、和谐的生活和工作氛围,更强调自我管理、自我改善和自我实现的人性化生活和工作方式。
“院长提醒”方式推出了一条人性化管理、柔性管理的新路,架起沟通的桥梁,为干警营造既主动接受管理,又身心愉悦的环境。
2011年11月30日,汉江中院干警收到第六期《院长提醒》,针对第三季度案件质量评查情况,郭卫华提醒全院法官,“从评查通报的情况看,各业务部门的案件质量比以前有了较大提升,但通报中反映的问题也不容忽视,不认真对待,不及时整改,也会对审判质量造成负面影响……”
“关于庭审程序的规范问题,以前没有引起充分重视,总认为只要案件审理程序合法,裁判正确就可以了,实际上当事人就是通过规范的庭审直观感受到看得见的公正。”民一庭庭长陈忠军感言,还有院长提示注意的诉讼收费、裁判文书错漏、案件信息录入等问题,都非常有针对性。
由于思维定式,谈及管理,必然想到制度、强制。但制度再完美,监督再全面,奖惩再严格,终究只是外力。汉江中院创新性地采用“院长提醒”方式,让管理更有人情味。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其绪认为,“柔性管理就是通过心灵沟通、感情认可,发挥人们潜在的积极性。它像一座无形的桥梁联通彼此的思想,像一股巨大的洪流驱动着人们共同行动。”
“有些同志意识不到自己出了差错,有的同志对工作中的差错不重视……作为院领导,所处的位置不同,站的角度不同,更容易发现全院各单位和干警工作中的不足之处,通过‘院长提醒’的方式指出来,有利于引起大家的注意,及时改进工作。”郭卫华说,很多小差错是经常出现的,通过规章制度去约束难以达到治本的效果,善意的提醒却可以引起干警的心灵共鸣,使改正错误成为自觉的行动。
汉江中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王秀斌介绍,《院长提醒》发布后,以往经常出现的裁判文书错漏、案件信息录入不及时等低级错误基本杜绝,案件质量和审判绩效指标有了大幅度提升。
及时的督促
马卡连柯指出,“要尽可能地尊重每个人,也要尽量多地提出坚定、明确和公开的要求,确定该这样或那样地管理自己。”
柔性管理的最大特点在于,它从内心深处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力和创造精神。
2011年11月7日,在月工作例会上,汉江中院副院长郑同联就汉江两级法院案件质量、审限管理、绩效考评等工作提出了十条意见。该院为此印发《院长提醒》提示全院各部门和干警注意。
“……我郑重提醒全体干警,郑同联副院长提出的十条意见对进一步抓好我院的各项工作具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各部门一定要认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并根据具体情况抓好落实,确保我院‘四个一流’工作目标的顺利实现。”
一石激起千层浪。《院长提醒》引起各部门高度关注,并纷纷落实整改措施。
“审判绩效考评反映全院的工作成效,院长的提醒很及时,我们召开庭务会进行讨论,并针对本庭的实际情况制订了具体措施,对庭里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民二庭负责人肖淑云如是说。
在汉江中院,通过《院长提醒》这个载体,广大干警及时了解到领导在关注什么,哪些工作需要加强,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从而督促各单位和干警能更好、更有针对性地工作。
汉江中院党组副书记、常务副院长樊启城介绍,推行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采取“院长勉励”、“院长提醒”等形式,在全院形成了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
柔性管理让法官将“精益求精审判”理念内化于心,外践于行。近三年来,汉江中院未收到一封反映法官不公不廉的举报和投诉信,并涌现出全省政法系统先进个人陈忠军等典型。优秀案件、优秀裁判文书率大幅提升,结案率、调解率、案件执结率、申诉上访率、发回改判率等主要审判绩效指标均优于往年同期。
摘自《人民法院报》2012年2月20日“法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