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江中院被省委评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
近年来,汉江中院党组深入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创建,有力推动了以审判为中心的各项工作。4月28日,湖北省委作出表彰决定,对2010-2011年度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先进单位进行表彰,全省133个党组织获此殊荣,汉江中院党组作为省直政法系统唯一单位受到表彰。
一、营造学习氛围,让学习成为干警自觉行动
在深入开展“大读书”活动的基础上,大力实施“1231”金凤凰育人工程,即每周举办一期“三新”夜校,组织干警学习新政策、新法律、新知识;每月推荐阅读两本好书,拓宽视野,陶冶情操;每年举办三期“全国知名法官大讲坛”,多名全国审判业务专家应邀举办专题讲座;每年举办一届“啄木鸟”审判论坛,以主题研讨的形式,让干警深入了解审判前沿观点,更好地应对审判中的疑难问题。
二、完善学习制度,让学习推动干警素质增强
制订完善各项学习制度,督促干警把读书当作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一种迫切需要。一是丰富学习载体。建立图书室和电子阅览室,成立读书小组,设立读书联络员,在法院网站上开辟读书之窗,开展网上答题、研讨;法官协会、机关工会、团委不定期组织读书沙龙,交流学习方法和学习心得。二是加强考核督导。制定《大读书活动督导办法》,建立读书通报制度,为每名法官建立读书档案,每月由院长主持读书交流,每季度对读书活动随机抽查。三是严格考勤制度。严格每周一次的“三新”夜校学习考勤,每周一晚上七点到九点,全体干警均着法官制服集中上课,无特殊情况不得请假,学习内容纳入干部选任的考试范围。四是建立激励机制。开展读书先进小组、读书之星评比活动;对参加学历教育、学位教育和国家司法考试的干警,时间上保证、经费上奖励、任用上倾斜。
三、坚持学以致用,让学习促进工作机制创新
结合大读书活动的开展,在工作体制、机制上实现创新。一是审判管理机制创新。制定涉及审判流程管理、庭审质量评议、裁判文书制作、审判委员会议事规则、案件质量评查等21项审判管理制度,实现了对审判工作的即时监督、动态监督和判后监督。实施精品案件“琢玉”工程,评定“最差案件、最差裁判文书、最差把关人”,落实责任倒逼机制。开展审判质效全能冠军评选活动,出台工作创新奖励办法。二是人事管理机制创新。出台《关于将优秀案件和优秀裁判文书纳入法官任用条件之一的有关规定》,优秀案件、优秀裁判文书的多少成为法官晋职晋级的“硬杠杠”;开展干部选任“两推一述一展示”制度,实施“80后”中层后备干部“春苗”计划,择优选拔优秀年轻干部纳入培养计划。三是信息化建设机制创新。制定实施信息化“千里马”工程,完成了法院内外网建设以及数字化监控、远程提讯、便民服务等八大硬件系统和档案管理、人事管理等四大软件系统建设。在全省率先推行庭审网络直播,开通院长网络信箱,在网上公布生效裁判文书,开通法院微博,保证司法公开、阳光审判。四是廉政建设机制创新。实施廉政文化建设“清风”工程。建设廉政图书室;开展法官自创廉政警句活动;利用审理厅级以上职务犯罪案件较多的优势,与省委党校共建“职务犯罪教育实践基地”,编写《重大职务犯罪案件审判白皮书》,延伸警示教育效果。